1. 首页 > 产品中心 > 米乐体育苹果下载/鸡苗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日期:2024-11-27  作者: 米乐体育苹果下载/鸡苗 点击数:1

  按照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通知(农计发〔2010〕22号),我区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在长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我们以打造中国西部高端农产品生产第一区为战略,以增加大宗农产品供给为要求,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按照“粮食提升单产,蔬菜扩大设施、畜牧发展小区,重点突出特色、着力强化标准、坚持以质取胜”的农业发展思路,在长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突出先进性,强化保障性,主打绿色、有机、健康牌。通过粮食建设“三带一园一庄-中心”,蔬菜建设“二园二带”,畜牧建设“二区”,形成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按照核心区—示范辐射区的技术扩散体系梯度示范发展。总之,通过示范区建设实现全区农业产业升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力争把示范区打造成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农业生产的样板区。现制定如下总体规划。

  长安区是陕西省粮、油、肉、蛋的主要产区之一。2009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2.1万亩,粮食总产41.58万吨;油料播种面积1.2万亩,总产量0.22万吨;蔬菜面积18.8万亩,总产47.74万吨;果园面积5.5万亩,总产5.92万吨。生猪存栏28.5万头,牛存栏0.72万头,羊存栏1.4万只,蛋鸡260万只;出栏生猪37.07万头、牛0.43万头、羊1.96万只、蛋鸡195万只;肉类总产1.6万吨,禽蛋产量3.19万吨,奶产量1.76万吨。全区年实现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 30.3 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1亿元,畜牧产值 9.5亿元,林业和渔业产值 0.38亿元,副业产值2.4亿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2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2亿元,占GDP的8.61%;第二产业增加值108.47亿元,占GDP的48.63 %;第三产业95.39亿元,占GDP的42.76 %。财政总收入9.5亿元。2007-2009年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4143元、4926元、5965元,在全省所有农业县 (区)中均排名第 5位。

  建设示范区的目的是依据长安区的资源优势及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对区域内农业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增量提质。示范区的建设将会使长安区的农业产业形成以现代农业设施为支撑,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应用为核心,组织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创新点,政府引导、企业运行、中介参与、农民受益的新模式,从而加速区域内农业生产新技术的组装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达到培育新的增长点,建立区域发展的科学技术创新基地。并进一步带动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管理科学化,经营产业化,实现区域农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促进区域农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示范区的建设将会加快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步解决农业产业体系不合理和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示范区的建设将能充分的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协会等对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从而突出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特色、质优特点,创建农业品牌优势,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逐步的提升我区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进而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新机械的引进与推广;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产品保鲜、贮运、精深加工等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不断的提高区域内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水平。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健全乡、村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健全完善农业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中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农业产品网上交易。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强农业产品检验测试、监督管理。示范区建设将通过以上三项工作,在农业生产上成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为全省的农业生产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当前,区域部分农民科技素质不高、生产管理粗放、农业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影响着农业产业效益进一步提升。通过对农民的各级各层次培训,在广大农民中培养一支技术过硬的高级实用人才队伍,带动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技术水平,对提高全区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绿色和有机等健康消费为导向,以科技示范为抓手,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运用生态学、系统学的基础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立足长安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和关中—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先发优势,依托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实施“粮食提升单产,蔬菜扩大设施、畜牧发展小区,重点突出特色、着力强化标准、坚持以质取胜”战略,走出一条新型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西部农业的崛起树立样板。

  核心区的选址、定位应紧密结合全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地方特色产业。示范区规划应纳入长安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与长安十二五规划以及新农村发展规划、一村一品规划等相协调。

  立足长安资源条件, 面向国内外高端市场,因地制宜选准发展模式和重点。突出先进性,强化保障性,主打绿色、有机、健康牌,重点培育发展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广阔、产业覆盖面大、对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产业。

  在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同时,结合长安实际加大科技与管理创新力度,把创新理念始终贯穿于示范区建设之中。通过整合各类示范区、基地等,巩固、提升现有建设成果,把示范区内的重点园区建设成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高效生态农业样板与示范窗口。

  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力增强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注重运用市场配置资源,解决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引入竞争机制,实行项目招标制、投资业主制、经营公司制和技术首席专家制等新的运行机制。全方面推进体制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工作方式创新。

  农民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建设示范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按照产业化要求,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强市场之间的竞争能力,以产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

  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保障粮、菜、畜主要农产品供给,引进先进的成熟技术,确保技术领先,引导主导产业向绿色、有机化方向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以粮食高产创建为抓手,组装集成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整体水平,逐步建立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依托标准技术推广和高效生产模式推广,慢慢地增加蔬菜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全方面提高蔬菜生产水平。

  以建设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主,对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实行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生产,逐步的提升长安种养业有机结合、养殖业与农村能源有机结合的生产技术水平。

  要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特种玉米;西甜瓜、高桥番茄、王曲韭菜薹韭、灵沼草莓、杜曲食用菌;樊川生猪、东塬蛋鸡等特色优势产业。

  要从加强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培训和增强标准化生产意识入手,特别是要加大有机、绿色农业标准宣传培训力度,着力解决标准生产的各个关键环节。

  要以有机生产为突破口,充分提升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中有机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生产环节,生产高质量农产品。以杨氏万亩有机农庄、王曲蔬菜博览园为重要载体,服务都市高端消费群体的农业休闲体验需求。

  通过5年(2010-2014年)的创建,使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提高。粮食、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优势更突出;设施栽培、养殖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开发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到2014年:

  耕地面积稳定在6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2.7万亩,粮食总产达到48.15万吨;

  蔬菜种植培养面积30万亩,其中设施种植培养面积10万亩,蔬菜总产达到54.86万吨;

  生猪存栏量50万头,出栏量72.5万头,蛋鸡存栏量500万只,年产鲜蛋7.5万吨。其中三大主导产业总产值4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0%。

  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以上,商品率达到90%以上。

  长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发展体系上分为二个层次,即核心区、示范辐射区。重点建设核心示范区。

  万亩高产创建节水灌溉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百亩超高产攻关田建设、粮食新品种引进繁育展示园建设;杨氏万亩有机农庄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建设、产品检测中心建设、综全服务管理体系建设。核心区作为农业科学技术园区的技术辐射源和现代农业生产样板,重点进行国内外农业新技术成果引进、试验、组装、和示范,形成有长安区域特色的配套农业技术体系和社会化推广服务体系,带动全区粮食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加粮食生产效益,提高粮食生产的产业化水平。

  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示范区,小麦平均亩产500公斤,玉米600公斤;百亩攻关田产量水平小麦平均亩产550公斤,玉米平均亩产700公斤;“杨氏万亩有机农庄”建设,2年内完成转换期,实现有机生产基地认证;通过核心示范区建设带动示范区粮食单产水平提升10%以上,种植效益增加12%以上。

  ①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地点位于长安区细柳,示范区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

  ②杨氏万亩有机农庄位于长安区杨庄乡境内,该地环境优美、生态小气候明显,相对独立,适合作为有机粮食生产基地。

  ①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节水灌溉生产示范区建设。集成展示优质粮食高产标准化集成栽培技术;实现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建设面积1.01万亩。

  ②杨氏万亩有机农庄建设。农庄管理服务中心、有机粮食生产区、绿色生态粮食生产区、有机、绿色粮食储藏加工物流区、有机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体验餐饮区等5个功能区,总面积10000亩,绿色粮食生产区5400亩,安装自动喷灌设施。4200亩旱作有机粮食生产区。建设取水点泵站30个。其中绿色粮食生产区实行小麦、玉米、菜豆等作物轮作。旱作有机粮食生产区小麦、玉米、甘薯等作物轮作。

  建设内容:a、生产区道路建设。加工区水电路三通。b、有机植保器械购置安装。c、复合经济林网建设。d、绿色粮食生产区水源建设及喷灌安装。水、电、渠、井、路配套设施,绿色粮食生产区安装喷灌设施,植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购置与安装,诱虫黄板,有机生产基地认证。e、农庄管理服务中心建设。

  主要内容:a、育种区15亩:材料区、选育区、品种比较试验区。b、繁育区(35亩):穗行圃、原种圃、良种田。c、品种展示示范区(60):新奇特品种、常规优质品种高产展示区。d、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实验区(90亩):肥料试验区、植保试验区、农艺措施试验区(密度、行距、播期)。

  主要内容:a、高产优质品种展示田20亩。b、百亩高产攻关田100亩。c、平衡施肥展示区20亩。d、不同耕种模式示范区20亩。

  建设内容:a、水、电、渠、井、路建设。b、农机与植保器械购置安装。c、喷灌设施安装。d、计算机控制自动灌溉系统。e、环境设计与绿化。

  主要内容:优质小麦加工区150亩,玉米加工区150亩,储存区100亩,物流市场(展示销售区)100亩。

  建设内容:实现水、电、路三通;优质小麦、玉米加工公司建设;配套物流区及储存区建设。

  示范区作为核心区技术成果的应用基地,形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和产业化经营,展示现代优质高效农业生产模式与集成配套技术。通过核心区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园、杨氏万亩有机农庄示范带动辐射,形成长安区粮食生产“三带一园一庄一中心”整体发展格局。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按照核心区到示范辐射区的技术扩散体系梯度示范发展。形成东部塬区10万亩旱作优质小麦产业带,中西部灌区30万亩高产粮食产业带,沿山地区一年两熟绿色粮食产业带。示范区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粮食单产提高10%以上,种植效益提高12%以上。

  建设高标准的主干道100km、支道和农田作业道140km;配套规范的农田林网,栽植小株型绿化树50万株;初步达到路相通、环境优良。

  项目区新打井80眼。核心项目区农田基本配套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在有机生产区建立小型取水泵站30座,节水喷灌面积1.35万亩。

  主要干道设计园区标志,不一样的规格宣传牌100块。关键核心技术宣传、有机产品介绍、观光路线标志。建立病虫害固定监测点20个,购置植保器械300台套。

  核心区每500亩配备大型农机具1台,共购置大型农机具25台套。耕作机械40台套。

  建全示范区农技服务体系,成立专家服务团队,建设农技推广区域站8个,配套技术服务设备。组建粮食产业专家团队。

  规划期间,购置新型农机具,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创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拓宽农机服务领域,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综合机械化率。扶持农机专业化服务队50个,购置新型农机300台套。培训专业农机手350人。

  建立苗情监测点35个,建立苗情信息发布系统;在核心示范区建立远程监控,和远程诊断系统,设立远程监控点30个。

  在长安粮食主产区扶持50个粮食生产合作社,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建立托管公司一个,托管面积4万亩。

  示范区总体规划布局为“两园两带”, “两园”即王曲万亩蔬菜博览园和灵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两带”即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和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其中“王曲万亩蔬菜博览园”以长安区王曲街办为核心,包括王曲、黄良、子午、滦镇、兴隆、五台、太乙、杜曲、王莽等9个乡镇街办51重点个村,蔬菜总面积3万亩。“灵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以长安区灵沼乡为核心,包括海子、官道、西南、上南丰、下南丰、阿底村、小丰村、邱家、吴家村、东正庄、南正庄等11个重点村,蔬菜总面积1万亩。“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位于长安西部,沿西沣路以西包括灵沼、细柳、郭杜、兴隆、滦镇、五星、东大、王寺、高桥、斗门、马王、街办等11个乡镇街办45个重点村,蔬菜总面积4万亩;“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位于长安东部,沿雁引路以东包括大兆、鸣犊、魏寨、砲里、引镇5个乡镇街办38个重点村,蔬菜总面积3万亩 。

  王曲万亩蔬菜博览园以长安区王曲街办为核心,覆盖9个乡街51个村,总面积3万亩。其中核心区设在王曲街办罗家湾与柳家寨,面积1000亩;示范区9000亩,包括王曲街办新民村、新庄村、柳家寨、罗家湾、皇甫村、胜利村、灵宝寨、西王曲、王曲村、曙光村、满江红村、中甘村、南堡寨,黄良街办黄良村、东湖村、西湖村、北湖村、立元村、小邵村,子午街办甫店村、递午村、曹村,涉及3个街办22个村;辐射区20000亩,主要以黄良、子午、滦镇、兴隆、五台、太乙、杜曲、王莽等9个乡镇街办29重点个村为发展基地。

  核心区以1个市场为基础,重点建设3个中心1个园,共5个功能区,即产地市场、创新中心、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蔬菜大观园。

  产地市场位于王曲街办罗家湾村,占地面积100亩。其中批发商业市场3万平方米,冷库(容量20万吨)2000平方米,农资超市2000平方米,大多数都用在蔬菜批发、贮藏保鲜以及生产资料供应;建成后采取招商引资办法,完善配套设施,成立市场管理办公室,承担农业贸易及物流功能。

  创新中心位于产地市场东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主体为创新楼建设,包括管理中心1000平方米、孵化中心500平方米、培训中心500平方米、信息中心500平方米、专家大院500平方米;中心建成后由长安区政府成立园区管委会,承担园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产业孵化功能。

  加工中心位于产地市场南面,占地面积200亩。项目主要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加工公司3家以上,承担农产品加工功能。

  检测中心位于产地市场西侧,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主体为检测楼建设,以长安区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项目为依托,完善检测分析配套设备;负责园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以及有关技术研究开发与认证工作,承担园区技术创新附属功能。

  蔬菜大观园位于王曲街办柳家寨村,占地面积500亩。包括农耕文化展示区100亩、蔬菜品种展示区200亩、高效生产模式展示区200亩。建设连栋温室1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5亩,日光温室70栋(标准400平方米/栋)、占地面积98亩,标准大棚400栋(400平方米/栋)、占地面积320亩, 主要承担蔬菜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示范功能。

  示范区9000亩,包括以王曲街办新民村、新庄村、柳家寨、罗家湾、皇甫村为核心的设施番茄示范区4000亩,以王曲街办胜利村、灵宝寨、西王曲、黄良街办黄良村、东湖村、西湖村、北湖村、立元村、小邵村为核心的设施韭菜示范区1500亩,以王曲街办王曲村、曙光村、子午街办甫店村、递午村核心的大棚草莓示范区3000亩,以王曲街办满江红村、中甘村、南堡寨、子午街办曹村为核心的食用菌示范区500亩。生产设施建设最重要的包含9000个标准大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90万平方米道路、50眼井和18万千米供电线网。主要承担示范带动功能。

  辐射区2万亩,主要以黄良、子午、滦镇、兴隆、五台、太乙、杜曲、王莽等9个乡镇街办29重点个村为发展基地,生产设施以农民自主发展为主、基础设施以当地政府扶持为主,项目建设采取按照核心区总投资20%补贴的办法,多元投资完成。主要承担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功能。

  灵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以长安区灵沼乡为核心,包括海子、官道、西南、上南丰、下南丰、阿底村、小丰村、邱家、吴家村、东正庄、南正庄等11个重点村。其中核心区位于灵沼乡官道、下南丰村, 占地面积1000亩;示范区以核心区为中心,包括西南、上南丰、阿底村、小丰村、邱家、吴家村、东正庄、南正庄9个重点村。辐射区主要以斗门、马王、细柳、兴隆、王寺等5个乡街重点村为发展基地,占地面积20000亩。

  核心区位于灵沼乡官道、下南丰村,占地面积1000亩。重点建设3个中心1个园,即创新中心、工厂化育苗中心、加工中心和有机瓜菜展示园。

  创新中心位于灵沼乡下南丰,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建设主体为创新楼,包括管理中心1000平方米、孵化中心500平方米、培训中心500平方米、信息中心500平方米、专家大院500平方米;中心建成后由长安区政府成立园区管委会,承担园区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产业孵化功能。

  工厂化育苗中心位于创新中心西北面,占地面积150亩。建设连栋温室3万平方米、占地50亩,育苗日光温室50栋、占地70亩;分别在灵沼乡的海子、官道、西南、上南丰、下南丰、阿底、小丰、邱家等11个行政村,建设10个育苗网点,每个网点10个育苗温室、15个标准大棚,合计育苗温室200栋、标准大棚300栋。承担蔬菜种苗产业示范及蔬菜集中育苗网络系统建设。

  加工中心位于创新中心北面(官道村),占地面积200亩。项目主要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引进加工公司3家以上,承担农产品加工功能。

  有机瓜菜展示园位于创新中心东面,占地面积500亩。包括有机瓜菜示范区400亩、品比实验区50亩和技术展示区50亩;建设日光温室50栋(标准400平方米/栋),标准大棚400栋(钢骨架大棚,400平方米/栋),主要承担有机瓜菜生产示范任务,以及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示范任务。

  示范区9000亩,以西汉高速为主线,以海子、西南、上南丰、阿底、小丰、邱家等9个行政村为主,建设重点最重要的包含9000个标准大棚(钢骨架大棚,400平方米/个)等生产设施建设,以及50万平方米道路、30眼井和12万千米供电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承担示范带动功能。

  辐射区2万亩,主要以斗门、马王、细柳、兴隆、王寺等5个乡街重点村为发展基地,生产设施以农民自主发展为主、基础设施以当地政府扶持为主,项目资金采取按照核心区总投资的20%补贴的办法,多元投资完成。主要承担规模化生产及产业化功能。

  “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总面积4万亩,主要发展日光温室和大中棚蔬菜,其中日光温室3000个、6000亩,新型大棚9000个、1.62万亩;中棚15000个、1.78万亩。在蔬菜生产种类上,茄果类蔬菜占70%,叶菜类蔬菜20%,设施草莓8%,设施食用菌2%。

  “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 总面积3万亩,主要发展日光温室和大中棚蔬菜,其中新型大棚10000个、1.8万亩;中棚12000个、1.2万亩。在蔬菜生产种类上,大棚西瓜占65%,秋延番茄、辣椒20%,设施菜豆15%。

  以“樊川现代生猪产业示范区”生猪规模场标准化建设为主攻方向,辐射带动全区生猪产业现代化发展,形成标准化程度高、规模大、设施先进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场产业集群。建设年出栏万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猪场5个,建设年出栏50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猪场20个,建设年出栏20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猪场50个。

  1、万头标准化猪场建设:建设万头标准化猪场5个,每个场建设猪舍14000m2,兽医室、人工授精室100 m2,办公生活用房500 m2;配套设施:包括产床120个、保育床2000 m2、母猪限喂栏400个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2、50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建设5000头以上标准化猪场20个,每个场建设猪舍7000m2,兽医室、人工授精室100 m2,办公生活用房400 m2;配套设施:包括产床60个、保育床1000 m2、母猪限喂栏200个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3、千头标准化规模猪场建设:建设发展千头以上标准化猪场100个,每个场建设猪舍1400m2,兽医室、人工授精室60 m2,办公生活用房200 m2;配套设施:包括产床12个、保育床500 m2、母猪限喂栏40个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主要建设规模猪场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操作规程、生产记录、档案管理等。

  以“东塬现代蛋鸡产业示范区”建设为主攻方向,以陕西军区祖代蛋鸡场和河湾虫草蛋养殖场为龙头,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通过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功能配套化,设施现代化,防疫制度化、产销统一化的现代蛋鸡养殖示范区。蛋鸡示范区重点建设存栏2万套父母代蛋鸡种鸡场1个,建设存栏10万只以上蛋鸡商品代示范场10个,建设存栏万只规模商品代蛋鸡示范场100个。

  1、父母代蛋鸡种鸡场建设:建设存栏父母代蛋种鸡20000套,年生产商品代蛋鸡100万羽的种鸡场1个。其中建设种鸡舍3300 m2,育成鸡舍1500 m2,育雏舍1000 m2,种蛋库200 m2,孵化室500 m2,兽医室、办公生活用房、饲料库等1000 m2,配套设施:包括种鸡笼400套、育雏笼100套、育成笼200套、装蛋量10000枚的孵化机17组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2、10万只大型商品代蛋鸡示范场建设:建设存栏10万只大型蛋鸡商品代示范场10个。其中,每个场建设蛋鸡舍11000 m2,育成鸡舍2000 m2,育雏舍1000 m2,兽医室、饲料库、办公生活用房等500 m2,配套设施:包括蛋鸡笼1100套、育雏笼100套、育成笼200套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饲料加工设施、绿化及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3、万只规模商品代蛋鸡示范场建设:建设存栏万只规模商品代蛋鸡示范场100个。其中,每个场建设蛋鸡舍1100 m2,育成鸡舍600 m2,育雏舍300 m2,兽医室、饲料库、蛋库、办公生活用房等200 m2,配套设施:包括蛋鸡笼110套、育雏笼20套、育成笼40套以及粪污处理设施、消毒设施、通风换气、自动饮水、自动给料系统、饲料加工设施、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主要建设规模蛋鸡场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包括制度建设、操作规程、生产记录、档案管理等。

  主要建设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区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和乡街畜牧兽医站,提高其服务和技术支撑能力。

  建设生猪专业合作社5个,建设蛋鸡专业合作社3个,配套技术服务设备、设施,充分的发挥其在技术推广、行业自律、维权保障、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实现规模养殖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依托西北农林科大学和省、市、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开展示范区养殖户技术培养和训练。每年培训示范区技术骨干600人,新型农民培训1万人,畜禽养殖关键技术培训1万人次。畜牧生产关键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在生猪和蛋鸡示范区内分别建设生猪屠宰加工厂和蛋品加工场,其中生猪屠宰加工厂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10万头,蛋品加工厂设计年加工蛋品1万吨。主要建设畜产品加工生产线、加工车间、原料成品库、冷藏保鲜库、锅炉房、配电室、仪器设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等。

  长安国家粮食示范区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为29007.84万元。其中,国家扶持17404.70万元,地方扶持5801.57万元,群众自筹5801.57万元。

  1、核心区16968.02万元。其中:万亩粮食高产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投资5884.92万元;杨氏万亩有机农庄建设投资5492.2万元;200亩新品种引进繁育展示园投资603万元;4个百亩高产攻关示范区建设投资452.9万元;粮食加工物流区投资3363万元。②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140万元。③良种补贴:核心区种植培养面积16000亩,补贴32万元。

  长安国家蔬菜示范区项目建设总投资概算为286808万元,这中间还包括:固定资产投资154158.5万元,流动资金40349.8万元。

  根据项目核心区“两示范区、两带”的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造价及单项工程投资估算法,灵沼万亩设施蔬菜精品园估算的项目工程建设投资为106866.185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37.2%;王曲万亩蔬菜博览园总投资为128183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44.7%;西部设施蔬菜产业带总投资金额合计为315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1.1%;东部设施瓜菜产业带”计划总投资合计金额为16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的0.56%

  总投资84891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财政专项投资30000 万元,地方财政配套投资10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44891万元。

  示范区建设是一项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领导,建立自上而下一套完整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示范区管理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小组。

  区上成立长安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区长杨建强担任,副组长由副区长贺乐军担任。区农业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水务局、交通局、林业局、电力局、环保局、科技局、相关乡街等为成员单位,主要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资金筹措及规划、计划、方案审定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担任。

  示范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由区农业局局长杨建利担任,副主任由种植业科长、畜牧兽医科长、市场信息科科长、财务科科长担任,人员由有关技术单位抽调,不足人员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实施、日常管理协调、示范区科技成果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等。

  示范区管理服务中心下设办公室、财务部、生产部、技术部、项目部、后勤部、招商部等职能部门。其中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中的文件、资料、规划细则等的编制与整理工作,并负责示范区检查、监督、协调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实施和日常管理;项目部负责对参与开发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发项目做评估、鉴别和筛选;招商部负责对外进行项目、示范区的宣传和招商引资工作;技术部负责示范区建设中技术方案、路线的制定并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后勤部负责为入区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及服务;财务部负责制定项目建设的预算并对建设中的资金使用情况做核算和监督。

  专家顾问小组由高等院校、科研推广单位的有关专家组成,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就项目实施的技术体系建设和重大建设问题,向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示范区管理服务中心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

  在区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依据实施方案,明确创建目标、落实创建任务,分工负责,高标准、高质量、规范有序地推进示范区创建实施。在示范区建设上各部门分工如下:

  各乡街负责项目实施所需土地、人员的协调工作和所辖区域内重点片区的建设工作。

  以财政支农和项目建设资金为主导,在中央项目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区上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增加配套资金数量,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力度。以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资金为主体,银行信贷资金及投融资为依托,积极引导扶持社会资金参与示范区建设。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机制。

  在粮食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以区种子管理站、区农技中心、区农机管理站为主,以建设区乡站和专业合作组织为辅,建立粮食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负责粮食生产及技术推广工作。

  在蔬菜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以区农技中心蔬菜、植保、土肥站,区农机管理站、区种子管理站为主,以建设区乡站、专业合作组织、蔬菜育苗中心为辅,建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负责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在畜牧专家顾问组的指导下,以区畜牧中心、动物疾控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为主,以建设区乡站、专业合作组织、畜禽良繁场为辅,建立畜牧生产技术推广体系,负责畜牧生产技术推广工作。

  加强区检验测试中心、乡检测站、市场检测点的三级农产品质量检验网络建设。建立完善的检测制度,强化监管监控工作,充实必要的仪器设施,提升检验测试手段,培训检测工作员,提高检验测试能力。定时进行产品检验测试并及时公开发布监测结果,以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对监测不合格的产品要追溯源头,并依照法律来追究生产者、经营者的责任。

  大力推广市场引领下的“土地托管经营”长安模式及“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积极扶持加工型、流通型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品牌农业。

  鼓励发展农业营销公司、农业经纪人组织等新型经济组织,重点发展种植大户、加工公司、营销组织等共同组建的产销合作社,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在稳定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政策,加快建立区、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有形市场网络。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以及其他符合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方式来进行土地流转。

  坚持“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方针,以产地批发商业市场为着力点,建设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销售市场。

  建立覆盖全区所有镇、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骨干农产品批发商业市场、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完善市场交易和信息服务等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扩大市场与信息辐射范围。

上一篇: 益客食品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下一篇: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