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大教授在鸡舍里研究出“黑科技”仅仅改变光照 就能让鸡长肉又下蛋)
天很热的时候,如果用暖色的灯光做照明,你该不会是会感到特别燥热。如果这个灯还有频闪,长期下来会造成视力损伤等问题。
“禽类的感受跟人是一样的,甚至他们的感知比人类更敏感。”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泮进明说,恶劣的生长环境,就会导致动物心情不好、互相争斗、体质变差等问题。
近期,泮进明团队的科研成果——“基于家禽生理节律需求的节能增产LED智能光照系统”被列入“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同时,受国家半导体照明研发与产业联盟的委托,团队正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等单位联合牵头制订LED禽舍照明系统的相关标准。
泮教授的养鸡专用LED灯还被浙江大学作为校方礼物,由吴朝晖校长亲自赠送给江西省泰和县,为当地的国宝泰和乌鸡送去光明。
“过去养鸡场用得比较多的是白炽灯、荧光节能灯、家用LED灯等。”泮进明说,这些光源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引发用电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其次是光谱不对、频闪太高,对鸡的情绪、生长影响很大。
泮进明举了个例子。大约2012年,央视曾曝光一些规模化养鸡场内,灯光是24小时不间断开启的,鸡休息不好,就会导致体质变差,养鸡场主就会滥用药物试图保持鸡的健康,其实破坏了鸡自身的免疫系统。
“这是恶性循环。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团队专门做了研究,去年把研究成果发表在了国际上最权威的动物科学期刊上。”泮进明说,研究显示鸡的进食在18个小时以后就趋于饱和了,也就是说即便光照持续24个小时,实际上超过18个小时,鸡就不进食了,后面6小时的光照并不能促进鸡的生长。“所以我们去安装产品,也会给大家普及光照的知识,一般建议一天的光照时间在16个小时左右。”
当然,光照时间并不是恒定的,根据鸡生长的不同阶段,不同品种,都会有所区别。
“现在规模化养殖,一般有一定密度,同时环境是全封闭的,会导致鸡情绪不佳,容易打架。”泮进明说,他做这项研究的目的,就在于让鸡能保持好的情绪,能健康成长。
2009年,泮进明开始做灯光对家禽生理规律影响方面的研究时,国内外的研究者寥寥无几,“虽然起步难,但依托浙江大学优秀的科研条件,我们做的研究都非常扎实,我和研究生们甚至过年都在养鸡场做实验,取得了大量的可靠数据,这也为我们后来的产业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时,团队买了56只鸡,分成7组,分别对每组鸡进行红、黄、绿、蓝、紫、白色LED和日光灯7种光的照射。然后,每天监测鸡各方面的数据,包括重量、粪便的成分等等。在80天的养鸡周期结束后,将数据来进行分析对比,得出结论:7组光照下,黄色光让鸡的饲料利用率最高,水喝得少,肉长得快,要比普通光照下的鸡增重2%。而绿光和蓝光下,鸡活动最差,可能会引起体质有问题。
“虽然人的肉眼看起来都是暖光,但是里面的 成分 是不同的。不同的品种,需要不同的配比。”泮进明说,比如蛋鸡,下粉壳蛋的鸡会好斗一些,褐壳蛋鸡则要温柔一些,所以下粉壳蛋的鸡光照亮度就要柔和,不能太强。
得益于2011年杭州鼓励高校教师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2012年,杭州朗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头两年就是做推广,给养鸡场免费试用。我主要负责研发,现在公司的总经理蒋劲松负责市场,但是人手少,我也一起下去跑市场。”泮进明说,虽然没有专门统计过,但他粗略估算了一下,当时一年至少跑了全国50个养殖场。
2014年,产品正式售卖。那一年,全公司的销售额仅为10万元。“技术太新,大家不了解,有顾虑也很正常。”
但是泮进明并不灰心,因为研究做得很扎实。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00多个养殖场使用了泮进明团队的技术,其中有300余家知名大企业,包括肯德基的供货商福喜、四川的圣迪乐村等等。
“我们靠的就是扎实的数据。”泮进明说。当时,在天津一家生产白羽鸡的养殖场里,团队一共做了15批次、约20万只鸡的灯光实验。实验结果为,用泮进明团队研发的LED灯照射下的鸡与在养殖场常规灯下的鸡相比,每批次的死亡率都要低2%以上。最关键的是,一次养殖场爆发禽流感,常规灯下的鸡死亡率超过50%,而高科技光照下的鸡死亡率仅为20%左右。
据说,大连等动物园的鸟园也使用这种高科技的LED灯,让鸟更舒服,更健康。
而且,在禽类养殖中使用,不仅是保持健康,还能增产。通过光谱配比,可以使产蛋率提高2%左右。“养殖业净利润是比较低的,市场差的时候,利润非常少,所以这个比例已经很高了。”
当然,泮进明说,这项技术的产业化能做得这么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江干区引进优秀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百人计划”中,朗拓获得最高层次资助,总金额是499万元,其中一期已获得150万元资助,二期资助目前已在申报中。
虽然项目有科研经费的支持,但科研经费不能用于产业化推广,所以这样的政府资助,对泮进明的团队来说,很重要,“杭州的创业环境确实好,不仅是资金上的支持,还有各项政策指导,比如税务辅导、风投辅导等等。”
接下来,除了行业标准的制定,泮进明团队还有许多新的研究方向等待攻克。比如用于养鸡的可穿戴设备,像一个腰带装在鸡身上,有点类似大家用的运动手环,可以监测鸡的体温变化等,因为有疫病时,鸡的体温变化会比较大;还有自动称重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监测鸡的生长数据,结合对价格的预估,能更好地安排销售。
“很多高校老师为没东西做而发愁,但我们已形成了科研与推广的良性循环,现在的问题是要做的事太多,人才很不够。”泮进明说。
(原标题:浙大教授在鸡舍里研究出“黑科技”仅仅改变光照 就能让鸡长肉又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