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新闻中心 > 米乐体育在线下载

《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正宗央视科普味: 假如没有人性的温度科学永远只是冰冷的应用

日期:2024-03-07  作者: 米乐体育在线下载 点击数:1

  原标题:《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正宗央视科普味: 假如没有人性的温度,科学永远只是冰冷的应用

  许多人都会把一档科普类电视节目看作是“科学家”的节目,里面讲的东西过于高深,看了如坠五里雾中。

  然而,央视的《加油!向未来》第三季却告诉大众,科学并不遥远,科普类节目也可以是“科学+”的节目。在这个加号后面,是生动有趣的科学实验,是简单易懂的科学原理,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知识。

  生命、军事、艺术、体育、美食……我们得知在《加油!向未来》中,科学能够“加”的东西几乎无所不包,甚至有想象不到的领域。

  比如在第三季首期节目出现的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节目尚未开播就登上微博热搜前十,每天都有千万网友持续关注鸡蛋的无壳孵化记录视频。

  网友们不仅见证了生命的奇迹,感慨于生命的美好,还留言求分享无壳小鸡的孵化教程,想要亲自去参加了。“科学+”这一“+”,简直就是加出了一片新世界,而它竟然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节目还将穿甲弹与暴力美学进行强关联,通过超高速摄影机拍摄穿甲弹穿透十层钢板的珍贵画面,比电影特效来得更真实与震撼,先以强大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吸引网友的注意,再将其中关于穿甲弹弹头构造的科学原理娓娓道来。

  《加油!向未来》第三季的“科学+”主题,让科学与大众的距离被再次拉近,激发出观众们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多元化的选题方向,也展现出节目对于科学价值观念的引领。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科学往往是高高在上、艰深难懂的代名词,似乎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过多的关联。但实际上,在包罗万象的生活里,科学可谓无处不在。

  当你看足球比赛时,为任意球的美妙弧线而惊叹,是否想过球员是如何踢出来的?当你在做番茄炒蛋时,又曾是否突发奇想,思考在这无壳的蛋黄蛋清中能否孵出小鸡?当孩子握着笔做作业时,有没有考虑过是怎样的原因让笔在手中保持了平衡?

  这些问题并非高不可攀,简单的科学知识就能将之解释,让大众关注现象、产生兴趣并逐渐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进而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这也许就是《加油!向未来》这档节目制作的初衷。

  经过前两季的尝试与沉淀,第三季的《加油!向未来》用“科学+”的主题设置把“科学”请下“高塔”,用生动而易懂的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

  正如节目的制片人、总导演贾闪闪所言:“这个‘科学+’的‘+’,实际上的意思就是科学应用于生活的现象,通过一连串生动而严谨的实验,让孩子觉得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

  从7月23日起,央视新闻、《加油!向未来》节目的官微就早已开始日更“21天无壳小鸡孵化记”视频,近6000万网友从起初的好奇,到关注,再到成为“名副其实”的“鸡妈妈”,期待着这只小鸡的顺利诞生。

  节目开播前,以观察无壳孵化小鸡成长经历的方式展开新媒体传播;节目开播后,再让观众通过专家的解释、现场的讨论来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与意义。

  一系列接地气的操作,让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不再是冰冷的科学实验品,而是以网红“萌宠”的形式迅速圈粉。

  不仅如此,整个节目都展现出一种科学与生活的接近感,像电磁炉、塑料等我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家电与材料一一出现,通过问答的形式解释了它们的属性与原理,让观众们意识到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其实蕴含着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

  “科学+”的主题让科学的触角伸进生活的细枝末节,打破了其原本笼统的“高大上”印象,并由此接上了地气。

  可以说,《加油!向未来》第三季通过“科学+”的主题设置,实现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副总监许文广所说的“建立科学与大众的良好沟通渠道,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让科学普及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追求”。当科学平易近人地走进寻常生活之时,科普的目的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加油!向未来》走过三季,其背后一直都有多个团队在通力协作,其中既有电视制作团队,也有科学顾问团队,还有负责教育、传播、科普的多个专家团队。

  节目在今年联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协、人教社等多个单位机构,对全国青少年征集“空间科学实验”,由项目总顾问小火箭邢强博士把关,再通过专家的筛选与再设计,将最优实验置入一枚公益科普卫星中搭载火箭上天,展开为期近半年的空间实验观察。

  而在第三季的节目中,我们也看到了来自不同团队的几个“老熟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则贤,中国科学院大学理论物理博士吴宝俊,以及北京交通大学教师陈征。

  节目制片人王雪纯在谈到制作团队与科研团队“相爱相杀”的工作日常时曾感慨说:“我们有一个科学顾问和编导的交流群,每天早上差不多从6点钟开始,一直到夜里都有人不停地发实验的视频。一拨人是电视制作和专业传播的团队,另一拨人是科学顾问和科学执行团队,相爱相杀,代表了我们工作中的一种常态,也是团队之间的一种合作伙伴关系。看上去很对峙,其实就是在相互试探、相互妥协、相互寻找当中,达成一种共识。”

  除了多个团队的协力之外,第三季《加油!向未来》依然集结了所有的领域的专业人才与优势资源,在首期节目中,我们正真看到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李赞东,为我们详细演示了无壳孵化小鸡的过程,科普了这一实验的意义;而在另一场穿甲弹实验中,不仅有被誉为“中国铸剑人”的总设计师崔晋来到现场,解析穿甲弹弹头的构造原理,节目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最高奖获得者王泽山揭秘我国穿甲弹的威力。

  通过三年以来的多圈层跨领域合作,《加油!向未来》以丰富的电视语言、有趣的科学实验以及科学家们对科学原理深入浅出的解析,在青少年心中种下了一颗颗梦想的种子,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并不只是枯燥的公式与厚重的教科书,而是蕴含着无限的趣味与神奇,是值得他们长大后去追求的一片天地。

  如果说激发兴趣是科普事业的“万里长征第一步”,那么《加油!向未来》第三季显然试图走得更远,正如其节目名称一样在“向未来”谋发展,那就是对整个科学价值观的引领。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科学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驱动力,科学在知识、技术、仪器之外,更有价值层面真善美的追求。

  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科普处处长邱成利认为,“科学在有趣之外,更是美的、是有价值的、是能改变生活的。”

  而这一点在第三季《加油!向未来》首期中已有所展现,无壳诞生的“小茶缸”用21天挑战了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感受到科学的美好与价值。

  通过这一实验,科研工作者可以制备人类疾病模型,对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科学依据。

  教育部办公厅巡视员、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加油!向未来》不仅告诉孩子们科学是什么,同时潜移默化地将爱国、爱科学、创新精神、不畏困难、敢于探索等融入其中,这些都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整档节目不仅激发了孩子们浓厚的科学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积极的科学精神。

  第三季《加油!向未来》以最大公约数的需求原则、超越娱乐的复合价值原则、主流价值的创新表达原则为宗旨,借助融媒体的传播方式,正在向全社会输送这样一种正向的科学价值观——科学不单单是求真而已,更有一层向善的追求与美好的信念。

  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加油!向未来》起到了类似当年风靡全国的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的作用,那就是建立起一种全社会学科学、爱科学的文化氛围,让科学如同流行音乐一般化身“流行科学”,从而成为一个社会话题,上升为一种社会价值,这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意义显然是不言而喻的。

  用科技部办公厅副巡视员、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的话来说就是,“《加油!向未来》的科普不只是知识的科普,更体现出一种人文的关怀、人性的光辉,推动着整个社会对科学价值形成一种共识。”唯有形成价值共识,科学才能真正普及,科技强国的目标才能终成现实。而这,也是一档科普类节目应有的意识与担当。